為加速釋出閒置住宅、擴大租屋市場供給,台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14日通過《社會住宅興辦及公益出租人出租房屋減免地價稅、房屋稅自治條例》修正案,將包租代管房屋稅率由原1.5%大幅下修至1%,比照「單一自住」稅率,創六都最低。此案待議會三讀後實施,並回溯至2024年7月1日生效,預估將吸引更多房東加入社宅政策,緩解都會區租屋需求壓力。

稅率砍至1%創六都新低,房東年省逾4千元

此次修法原擬將稅率調降至1.2%,但經議員協商後,決議直接適用北市最低自用住宅稅率1%,且不限房東名下持有戶數。以信義區35坪、屋齡10年的華廈為例,房屋課稅現值約200萬元,原稅率1.2%年繳2.4萬元,調降後僅需2萬元,年省4千元。市府強調,此舉將大幅提高房東參與包租代管意願,尤其對持有多戶者更具誘因。

溯及今年7月,退稅細節一次看

儘管2024年房屋稅已開徵,但修法通過後將回溯至7月1日,房東需先依原稅率繳納,再向稅捐機關申請退稅。都發局長簡瑟芳指出,北市包租代管計畫自推動以來,累計媒合逾1.3萬戶(含國家住都中心9千餘戶),此次稅率調降可望進一步擴大規模,目標縮短民眾等候社宅時間。

北市扮領頭羊,帶動全臺稅制改革

簡瑟芳分析,北市過去率先將包租代管稅率定為1.2%,此次再降至1%,預期將引發「鯰魚效應」,促使其他縣市跟進。議員普遍支持此修法方向,認為低稅率搭配包租代管業者專業管理,能降低房東出租風險,同時確保弱勢房客權益。此外,市府承諾未來將強化稽查,避免優惠遭濫用。

政策雙贏:房東減負、租客有屋住

房產專家指出,北市空屋率約6%,但許多屋主因稅負與管理成本卻步出租。此次稅制改革結合「包租代管3.0」政策,房東不僅享稅賦優惠,還能免去招租、修繕等麻煩,預估可釋出逾萬戶閒置住宅。住盟團體則呼籲,各縣市應同步鬆綁法規,並提高弱勢戶租金補貼,才能真正落實居住正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