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關稅核彈引爆全球股災 台股創史上最慘跌幅
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多國實施「對等關稅」,最低稅率10%,部分國家更高達54%,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恐慌。美股首當其衝,標普500指數單日暴跌4.8%,創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跌幅,市值蒸發逾2兆美元。台股因清明連假延後反應,7日開盤即重挫2,065點,跌幅達9.7%,創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紀錄,近1,800檔股票跌停鎖死,市值一日蒸發6.6兆台幣。
摩根大通警告,此政策將全球經濟衰退機率推升至60%,並可能導致美國GDP全年萎縮0.3%。分析師直指,川普的關稅政策是「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」,堪比1930年代加劇大蕭條的《斯姆特-霍利關稅法案》。
避險需求激增 黃金價格飆歷史新高
市場恐慌情緒推升避險資產需求,黃金價格在4月3日一度觸及每盎司3,167.57美元的歷史高點,隨後雖回落,仍維持強勢。專家分析,黃金作為傳統抗通膨工具,在關稅推升進口成本、供應鏈中斷及央行可能降息的預期下,將持續吸引資金流入。
土地資產成長期抗通膨首選 稀缺地段受青睞
相較於波動劇烈的股市,實體資產如土地被視為更穩健的保值選擇。財經專家指出,土地作為「非消耗性資源」,具備長期傳承價值,尤其稀缺地段在經濟動盪時更顯優勢。以台中近期土地標售為例,儘管融資緊縮導致標脫率僅18%,但若關稅戰持續,資金可能轉向具備物流、倉儲需求的工業用地,或交通便利的高端住宅用地。
地產專家分析,若央行因應經濟放緩啟動降息,低利率環境將刺激土地交易需求,而政府若放寬房市調控,更可能支撐價格。例如台中高鐵特區、中科周邊等「產業黃金縱谷」地段,因交通與產業聚落優勢,被視為抗跌首選。
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形容此波衝擊為「人造熊市」,建議投資人避免恐慌殺低,並將資金轉向平衡配置。群益投信則指出,台股歷經單日暴跌後,中長期反彈機率高,但短期應聚焦高殖利率股或ETF分散風險。
至於土地投資,專家建議鎖定兩大方向:
- 工業與物流用地:全球供應鏈重組下,靠近製造基地或港口的地區需求看漲。
- 核心區住宅土地:稀缺地段的高端住宅土地,在通膨壓力下更具保值性。
風暴下的資產保衛戰
川普關稅戰掀起的金融海嘯,迫使投資人重新檢視資產配置。黃金雖為短期避風港,土地則憑藉其不可替代性與政策紅利,成為長期抗通膨的首選。然而,市場變數仍大,專家提醒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各國談判進展與央行政策轉向,將是後續觀察重點。
(本文綜合市場分析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人應審慎評估風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