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房價持續攀升,30年期房貸已成購屋族減壓首選。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,2024年第三季全國平均房貸還款期數攀升至317期(約26.4年),較去年同期增加12期,更比兩年前多出26期。七大都會區平均房貸期數全數突破26年大關,顯見長期房貸已成市場常態。

都會區全面「拉長戰線」 新竹縣逼近29年

數據顯示,2022年第三季僅台中、台南、高雄及新竹縣等四都房貸期數超過25年(300期),時隔兩年,七都全數突破319期(26.6年)。其中台北市從過往「短年期」代表逆勢衝上320期,新竹縣更以345期(28.8年)居冠,較傳統房市熱區高雄多出近3年還款期。房仲業者分析,科技業購屋力撐盤與高房價雙重作用下,新竹房貸期數增幅最為顯著。

40年期房貸現身 青安政策催生「野原廣志型房奴」
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,若以20年與30年房貸各半計算,平均期數應為300期(25年),現今數據顯示30年期占比已壓倒性超越20年期。「新青安房貸更催生40年期案件,連日本卡通《蠟筆小新》中背負32年房貸的野原廣志,在台灣也有真實版。」他直言,此現象反映首購族在房價所得比惡化下,被迫「以時間換取空間」。

低利率時代終結 專家籲把握資金降息壓力

曾敬德分析,30年期房貸雖能降低月付金、保留資金彈性,但總利息支出將增加逾百萬元。目前首購族利率已從2%低點攀升至2.5%,「寬限期後的本金攤還壓力不容小覷。」他建議,在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之際,民眾可運用年終獎金或閒置資金提前部分還款,既能減少總利息支出,也能降低未來升息衝擊。

房貸期數拉長雖緩解購屋門檻,但專家提醒,選擇超長期房貸需審慎評估職業穩定性與退休規劃,避免「還款馬拉松」成為下半場人生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