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年第一季,房市呈現「價量俱疲」的疲弱態勢,市場普遍採取觀望立場。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指出,自去年第四季起,七年多頭行情正式告終,市場現正面臨三隻黑天鵝與一隻巨大灰犀牛的多重挑戰。這三隻黑天鵝分別來自於:
- 建商資金動能被卡死
- 股匯市場動盪不安
- 川普效應影響全球經濟
而灰犀牛則是來自全球及兩岸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嚴重考驗。
黑天鵝風險解析
1. 建商資金動能被卡死
自2021年起,央行連續推出七波限貸措施以打壓房市,其中前六波對大建商影響有限,反而激發新青安效應,促使部分建商積極購地與搶貸。相較之下,限貸政策卻對小建商造成致命衝擊,導致融資資金逐漸集中於大建商。
然而,隨著央行第七波限貸措施及強化金檢次數,針對大小建商的融資控管進一步收緊,再加上對建商餘屋貸款採取追溯既往的嚴格管理,無論規模大小,建商融資幾乎被凍結。
隨著2025年龎大交屋潮逼近,若建商不選擇削價求售,餘屋面臨的資金困境將可能惡化,成為未來市場的一大隱憂。
2. 股匯市場與房市的互動關係
李同榮進一步從三大面向剖析了股匯市場與房市之間的連動性:
- 基本面、技術面與政策消息面的綜合作用:股市與房市的互動往往依賴當時市場的基本經濟狀況、產業技術發展及政策消息。
- 資金流動的方向選擇:當房市低迷時,部分投資者會抽離房市資金,但是否轉投股市則取決於當前股市是否處於上升趨勢;若股市基本面不佳,資金更有可能流向定存或超額儲蓄存款體系。
- 近期股市波動:李同榮指出,過去一個月股市大盤從約23,000點急挫超過2,000點,這一現象正印證了房市低迷並非必然轉化為股市資金流入,反而暴露出市場整體資金信心不足的問題。
綜上所述,「股匯市動盪不安」正逐步成為2025房市的第二隻黑天鵝。
3. 川普效應對全球經濟的影響
李同榮表示,川普上任伊始便預見其「美國利益優先」與保護主義政策,隨後大打關稅貿易戰,此舉徹底打破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平衡,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短線劇烈衝擊與長線隱憂。
隨著各國紛紛下調全年GDP預測,台灣亦未能倖免。雖然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被視為長期利多,但短期內對房市與股市均構成不利影響,台灣GDP增長因此蒙上陰影,市場信心受到打擊,進而使得房市回升乏力。
灰犀牛風險:全球及兩岸地緣政治緊張局勢
除了上述三大黑天鵝,李同榮特別警告,全球與兩岸地緣政治的持續緊張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隨時爆發。這隻巨大灰犀牛的出現,不僅將對台灣經濟產生巨大影響,更可能使房市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。儘管此風險帶來不少不確定性,但在市場大幅波動的關鍵時刻,這也可能成為部分投資者認為進場買入的黃金時刻。
數據與風險綜合分析
- 房市成交量與價格下降:第一季數據顯示,房市成交量和價格雙雙下滑,反映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與資金流動性受限的現狀。
- 連續七波限貸措施的長期效應:自2021年起的限貸政策,從初期對小建商的嚴重打擊,到後續對大建商亦開始顯現效力,預示著未來可能迎來一波建商餘屋大幅降價的趨勢。
- 股市波動與資金抽離:股市指數在短期內大幅下跌,進一步佐證了市場投資信心動搖,並且顯示出當房市與股市均未能形成有效資金流入時,投資者更傾向於保守操作。
- 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:川普效應帶來的全球貿易戰與各國經濟下修,連同台幣貶值等因素,共同增加了市場風險,對未來房市及整體經濟景氣構成挑戰。
在面臨建商資金緊縮、股匯市場波動、全球保護主義衝擊及地緣政治緊張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台灣房市及整體經濟前景充滿挑戰。市場參與者應加強風險管理,密切關注國內外政策及經濟數據變化,以便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局勢下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