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據永慶房產集團最新統計,2024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中,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占比高達54.7%,相當於每成交2戶就有1戶為老宅,顯示「高齡住宅」已成為台北房市主力。進一步分析行政區差異,大安區以71.5%的老屋交易占比居冠,南港區則以34.0%墊底,反映區域發展與購屋需求呈現兩極化趨勢。
大安區老屋交易熱絡:精華地段支撐房價
大安區2024年老屋交易占比突破7成,遠高於全市平均值。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,大安區身為台北市核心地段,具備優質學區、便捷交通及成熟生活機能,加上土地供給稀缺,即便屋齡偏高,房價仍具支撐力。此外,老宅多位於精華區,銀行鑑價額度穩定,吸引自住買盤與長期資產配置族群進場。
陳金萍指出,近年台北市推動「都更八箭」政策,加速危老重建與都更整合,尤其蛋黃區建商參與意願高,賦予老宅增值潛力。以大安區為例,部分屋主期待透過都更獲取重建利益,買方也看好未來改建效益,形成「老屋不墜」的特殊現象。
南港區新屋需求旺:產業轉型帶動購屋偏好
相較之下,南港區老屋交易占比僅34.0%,為全市最低。陳金萍解釋,南港早年因工業污染被稱為「黑鄉」,但隨軟體園區、經貿園區開發,以及三鐵共構的南港車站落成,區域轉型為科技與商業重鎮。大量進駐的高科技人才及白領階層,偏好屋齡20年內、設備新穎且交通便利的住宅,促使新古屋成為市場主力。
大同區新案熱銷:西區門戶計畫翻轉舊城區
值得注意的是,傳統舊城區大同區2024年屋齡10年內住宅交易占比達33.9%,居全市之冠。陳金萍表示,台北市政府推動「西區門戶計畫」及「台北雙子星開發案」,吸引建商透過都更、危老重建推出中低總價、中小坪數產品,成功吸引首購族與換屋族。加上區域環境改善、商圈活化,新建案憑藉管理完善等優勢,成為購屋新寵。
老屋價值取決「都更紅利」與「地段優勢」
業界認為,台北市房市已進入「新舊並存」時代。精華區老屋因地段稀缺性與都更題材,持續吸引買氣;新興重劃區則受惠產業進駐與建設利多,推升新案需求。建議購屋族依據自身財務規劃與居住需求,評估老宅改建潛力或新屋機能性,作為進場決策關鍵。
(資料來源:永慶房產集團實價登錄統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