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鉅軒代書
台灣房市再傳驚人消息!台南一間建商近日公告,在最後一戶交屋完成後,隨即宣布停業。專家直言,這不僅意味著後續房屋保固服務將全面中斷,更反映出房市信用管制與資金緊縮下,中小型建商難以承受的壓力。
建商公告揭內幕:成本高漲、資金斷鏈
根據該建商公告,公司多年來飽受「營造廠惡意拖延、積欠工程款、人工與原物料成本上升」等問題,加上政府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,建商餘屋貸款成數降為三成,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。
公告直言,公司「前無進帳、後無支援」,在完成最後交屋後不得不選擇停業,並向住戶致歉,強調專案經理、售服與修繕人員已全數退場,未來將無法再提供售後服務。
專家警告:建商停業=保固消失
投資部落客「邏輯投資」指出,建商交屋即停業,代表房屋後續保固完全消失,購屋族恐面臨無人負責的風險。隨著央行持續緊縮資金,他警告類似情況只會愈來愈多。
他提醒購屋族,特別是買預售屋的消費者,一定要將「最壞情況」納入考量。大型或上市櫃建商雖然價格較高,但品牌不易「倒閉換皮」,相對能保障房屋保固與售後服務;反之,中小型建商可能停業後另起爐灶,買方權益難以維護。
房市風險升溫 購屋族如何自保?
這起事件凸顯出房市在資金緊縮與打炒房政策下的高風險。專家建議:
- 審慎挑選建商:以大型、上市櫃建商為優先。
- 評估風險承擔:購屋前將「建商停業」納入最壞打算。
- 關注金融政策:央行信用管制與利率變動,將直接影響建商資金鏈。
隨著「台南建商交屋後停業」事件引爆關注,專家直言:這可能只是房市危機的冰山一角,購屋族必須更加謹慎,避免陷入「有房無保固」的窘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