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鉅軒代書
預售屋市場再度掀起波瀾,一名購屋民眾在網路社群上發出求助,揭露了建商在「使用執照」尚未送審之際,竟要求支付高達20萬元的「代辦費」。這筆突如其來的巨額款項,不僅讓當事人感到錯愕與不解,更迅速引發廣大網友的共鳴與熱議,許多有類似遭遇的買家紛紛現身說法,共同揭開了預售屋交易中長期存在的收費亂象與資訊不對等問題。這起事件不僅是一樁個案,更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消費者在面對建商時的弱勢處境,以及潛藏在購屋過程中的隱形成本與風險。
爭議點:金額偏高、收費時間過早
專家指出,代辦費通常涵蓋代書費、貸款設定費、契稅及其他雜費,合理金額多落在 10萬元以內。一般代書費約1-2萬,貸款設定費數千元,契稅則依房屋評定現值計算。若高達20萬,除非有額外項目,否則顯然不合理。
更關鍵的是收費時機。通常應在建商取得使用執照後,才會辦理產權登記、貸款設定等流程,此時才需繳交相關費用。如果建商在使照尚未送審前就要求付款,不僅過早,也可能侵犯消費者權益。
消費者應注意的三步驟
- 要求明細:逐項列出代書費、規費、稅金,並提供計算基準。
- 檢查時機:確認收費是否與進度相符。
- 保留證明:務必索取收據與正式文件,避免重複收費。
契約規範:未載明不得收取
根據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契約範本,建商不得收取契約外的額外費用。若合約中未提到20萬代辦費,消費者有權拒絕付款,或要求建商提出合法依據。
購屋提醒:錢要花得清清楚楚
鉅軒代書提醒,部分建商可能將代辦費當「額外收入來源」。購屋者最好先了解官方公開的規費標準與代書行情,避免被誤導。若發現收費不合理,可向 消保官或地政局申訴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買房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,每一筆附加費用都不可小覷。唯有提前搞清楚金額與時機,才能避免成為冤大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