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鉅軒代書
台灣房市陷入冰封期,建商如今面臨「不開工等死、開工穩死」的殘酷現實。為求脫身,除了對買家祭出暗降優惠,更罕見對上游營建五大包商喊話「降價救命」,全台建築工地掀起一波結構性價格重整風暴。
根據業界消息指出,近五年因缺工、缺料,營建包商報價水漲船高,甚至「忙到連電話都不接」,但如今房市轉冷,建商開工意願急凍,讓五大包商不得不鬆口讓利。今年上半年,水電、模板、水泥等三大工程價格全面鬆動,是疫情後首見的同步降價局面。
🔻營建報價全面下修:
- 鋼筋價格:自2022年高點每噸25,300元滑落至今年6月的15,600元,跌幅達38.34%。
- 模板工程:從每坪14,600元降至11,500元,年減21.23%。
- 水電工程:每戶從120萬元縮水至105萬元,減少12.5%。
- 水泥工程:價格略降0.99%,自10,100元降至10,000元。
以一棟15層大樓為例,建築總成本已從2024年高峰的每坪16萬元降至15.2萬元,降幅約5%,雖不驚人,卻揭示建商正極力壓縮成本空間,以應對銷售疲軟。
💥但房價有降嗎?
儘管營建成本鬆動,但市場買氣依舊冷淡。購屋者比價比到骨子裡,再回頭「殺很大」。建商雖嘴硬不談「降價」,實則透過贈送裝潢、家電、優惠貸款等方式進行「明降暗折」,總價降幅普遍落在5%~10%,甚至有個案下殺更深。
🏗️未來戰局:五大包商恐進入寒冬?
建商業者私下透露,未來若市況持續低迷,仍將持續向上游包商施壓。五大營建包商多年來「吃香喝辣」的紅利時代,恐將進入調整期。而這波營建成本下修,是否真的會回饋到消費者身上?還是成為建商維持利潤的緩衝墊?值得持續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