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鉅軒代書
買房時拿到建商「神秘折讓」覺得撿到便宜?小心這份優惠變成補稅地雷!高雄一名男子因未如實申報折讓金額,遭國稅局查核,最終連補帶罰高達80萬8,500元,成為房地合一稅違規的最新警示案例!
▍折讓沒寫在契約內?報稅時成最大破口
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指出,許多民眾購屋時與建商私下議價,獲得「折讓款」或裝潢費減免優惠,常未寫入正式買賣契約。雖當下交易沒問題,但一旦出售房產時若依契約總價計算「取得成本」,卻未扣除這筆折讓金額,就構成虛列成本、短漏報所得,將面臨補稅與罰鍰風險。
▍真實案例曝光:疏忽申報 多付80萬
國稅局分享實際案例:甲姓男子於2019年向A建設公司購屋,獲得建商折讓175萬元,建商依法開立「折讓證明單」並申報營業稅。然而2023年甲男出售房屋、申報房地合一稅時,卻因委託親友代辦、不熟悉稅法,疏忽未從契約總價中扣除折讓金額。
國稅局稽核時,從建商的折讓證明勾稽出破口,裁定甲男補繳稅額61萬2,500元,並依「過失責任」處罰19萬6,000元罰鍰,總金額超過80萬,堪稱「便宜變天價」的血淚教訓!
▍國稅局嚴正提醒:折讓要記得申報!
高雄國稅局強調,納稅義務人若明知折讓卻故意隱匿,將面臨重罰;若只是疏忽、尚未被查獲,則可在檢舉前主動補報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,有機會免除罰鍰。
🧾購屋稅務小叮嚀
🔸與建商議價後獲得折讓,一定要保存「折讓證明單」
🔸出售時報稅,應從契約總價中扣除折讓金額
🔸不熟悉可請專業代書或會計師協助,避免誤踩稅務紅線
這不只是稅法的冷冰冰條文,而是你錢包的真實風暴。買屋前的一時省錢,若未如實申報,日後可能就是一場「補稅浩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