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鉅軒代書

行政院會今(4日)拍板重大政策調整,宣布將「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」(新青安)排除在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。這意味著銀行原本受限的放款額度將獲得解放,估計近兆元資金將重新活水釋放,首購族貸款「卡關」的困境有望紓解。

然而,雖然政府大打「強心針」,但專家直言,房價高漲、信用管制嚴格,青年購屋的壓力仍難真正減輕。

🏦 為何要鬆綁?銀行快被「72-2天條」壓垮

根據現行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,銀行的不動產放款總額不得超過存款與金融債總額的30%。由於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上路以來,截至2025年7月底,已累計核貸近13萬戶、金額突破9,900億元,導致部分公股銀行的放款比率逼近警戒線,例如合庫銀高達28.38%,銀行審核趨嚴,許多青年貸款遭到延宕,甚至影響交屋。

這次鬆綁,將讓新青安貸款不再計入放款比率,直接解決「銀行額度不足」的燃眉之急。

📉 寬限不代表放水「貸得動不等於貸得多」

金管會強調,雖然政策鬆綁,但銀行仍須遵循「5P原則」審查(借款人資歷、資金用途、還款來源、債權保障、未來展望)。貸款成數與信用管制並未鬆綁,例如已有房產或購買第二戶者,限制依舊存在。

換言之,這次調整解的是「額度荒」,卻無法解決青年買房的「高房價痛苦」。

⚖️ 政府防弊同時加強監管

財政部也同步加強防弊機制,要求公股銀行落實「自住切結書」、「限貸一次」等規範,截至目前已追回5,421件違規貸款,金額逾1億元。金管會更禁止銀行搭售保險等金融商品,避免變相增加青年的負擔。

🏠 這是「紓困」不是「解方」

鉅軒代書分析,這次鬆綁就像打一劑急救針,確實能讓首購族貸款不再因額度不足而被擋下,但根本問題仍是房價過高與央行信用管制。即使釋放兆元資金,青年依舊得面對「貸得下來,但買不起」的現實。

結論:這是一記「漂亮的政策」,卻不是能讓青年真正住進夢想家的終極解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