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鉅軒代書
內政部推動的「虛坪改革」近日再度引發關注!未來若購屋者沒有買車位,將不必再分攤車道坪數,預估可讓公設比下降約 5%。這項改革被認為能減少車位灌水現象,對部分購屋族確實能減輕負擔,但專家也直言:對整體房價影響有限。
「虛坪改革」的核心在於:沒有買車位的人,不用再被迫分攤停車道面積。學者指出,這確實能讓總價壓力稍微減輕,也避免建商透過「灌坪數」製造出低單價假象。對消費者來說,透明度更高,也算是一次「還坪數於民」的正面改革。
📉 房價不會鬆動?
不過,市場對改革的效果看法保守。專家章定煊分析,建商早就規劃好每個案子的銷售金額與利潤,車位常被拿來當調節價格的工具。即使移除車位坪數,建商還是會把總價拉回來,換算下來反而可能讓「單價」看起來更高。換句話說,想靠這項改革來壓抑房價,效果恐怕有限。
建商公會提醒,修法可能帶來另一個衝擊:新舊制並存,會造成交易市場混亂,不僅無助房價穩定,還可能加深都市更新整合難度。因為坪數計算方式不同,對合建案「保證坪數」與履約安定性都有潛在影響。
🏠 改革有意義,但別期待降房價
「虛坪改革」討論多年,這次從車位與部分公設切入,可說是邁出第一步,至少能減少「虛坪」爭議。但若期待房價因此大幅下降,恐怕不切實際。專家強調,建商造價與售價考量的是整體建物,未來可能出現「低總價、高單價」的小宅情境,購屋族還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。
👉 改革的確有利於透明化與公平性,但「買得起」依舊取決於收入與市場供需,這也是購屋族最殘酷的現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