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球半導體霸主台積電(TSMC)啟動史上最大海外投資,對美加碼1,650億美元(約新台幣5.3兆元)引發產業地震。此金額相當於台灣202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(2.8兆)的1.9倍,更佔台積電近3年資本支出總和(1,080億美元)的153%。市場憂心此舉恐觸發「科技業外移—就業人口流失—房市需求萎縮」骨牌效應,本報獨家解析關鍵數據密碼。
科技遷徙三部曲:從供應鏈到房貸鏈
台積電美國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占比,將從現行12%提升至2027年的20%,直接牽動台灣半導體就業結構。根據104人力銀行數據,台積電2023年在台招募5,621名工程師,其中32.7%派駐美國廠,此比例較2021年的8.4%飆升290%。
此趨勢已反映在房市熱區:
- 高雄楠梓:台積電2021年設廠消息公布後,房價從每坪18.3萬飆至2023年Q4的35.6萬(+94.5%),但2024年Q2預售屋成交量較去年同期衰退41%。
- 台南善化:南科效應使房價5年漲158%,但2024年5月委售量月增17%,創3年新高。
- 新竹寶山:2奈米研發中心帶動周邊房價站上75萬/坪,實價登錄揭露2024年Q1交易量較上季減少28%
「矽盾裂痕」危機or「雙核升級」轉機?
■ 空方數據
- 美國廠將吸納台灣12%高階製程工程師,約4,200人(以台積電全球員工7.3萬人估算)
- 高雄房貸餘額/GDP比率達68%,超越台北的52%,槓桿風險攀升
- 南部科技業房貸違約率2024年Q1升至0.35%,較去年同期增加0.12個百分點
■ 多方證據
- 台積電在台研發經費連3年破千億,3奈米以下製程產能仍佔全球87%
- 美國廠設備本土採購率僅42%,關鍵材料仍仰賴台灣供應鏈
- 南科2023年營業額1.52兆元,年增12.7%,創歷史新高
金融風向球:科技新貴資產配置大遷徙
■ 跨境置產潮
永慶房產調查顯示,35歲以下台積電工程師在美置產比例從2021年的3.8%攀升至2024年的18.6%,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華人區房價3年漲62%。
■ 本土剛需撐盤
高雄2023年科技業從業人員年增9.2%,總數達23.8萬人創新高,帶動小坪數宅租金報酬率維持3.8%高檔。
政策底牌揭密:台灣「矽屏障」3道防火牆
- 《關鍵技術保護法》限制14奈米以下設備輸出,美國廠仍須台灣總部技術授權
- 科學園區周邊社宅供給量3年增3倍,緩解工程師居住需求
- 國發基金加碼160億投資半導體材料本土化,鞏固供應鏈黏著度
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:「與其聚焦房價漲跌,更應關注『科技城鎮化』進程。南科周邊商業服務業產值3年成長137%,顯示產業聚落正催生自循環經濟圈,即便10%高階人力外流,基礎建設投資仍將支撐區域房市。」
(本文交叉驗證數據來源:國科會科學園區統計年報、金管會不動產授信資料、美國亞利桑那州經濟發展局公開文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