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儘管近期全台房市交易量低迷,不動產經紀業卻逆勢擴張!根據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最新數據,截至2024年2月底,全台不動產經紀業家數達9,796家,較去年同期成長5.6%;從業人員部分,經紀人11,667人、營業員64,020人,年增幅分別為4.8%與9.4%,三項指標均刷新歷史紀錄。尤其高雄、台中兩地表現亮眼,前者以「增幅最高」、後者以「數量最多」成為焦點。
打炒房政策下「危機入市」 業界憂僧多粥少
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,房仲業家數與人力持續攀升,反映過去房市多頭時期吸引大量從業者投入,然而今年受政策打炒房、全球經濟動盪等因素影響,預估買賣移轉棟數可能跌破30萬大關,市場將面臨「僧多粥少」的嚴峻挑戰。
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則指出,儘管政府連年祭出打房措施,仍有不少業者認為市場降溫僅是短期現象,甚至選擇逆勢「危機入市」。他解釋,部分資深從業者歷經房市起伏,對後市仍抱持信心,加上不動產具抗通膨特性,吸引投資者持續布局。
中南部房仲逆勢擴張 高雄、台中成熱區
進一步觀察六都數據,高雄市不動產經紀業家數年增8%至1,001家,經紀人與營業員人數更分別成長9%與14%,增幅居六都之冠;台中市則以總家數1,206家、經紀人1,584人拿下「數量雙冠王」。業界認為,中南部受惠科技園區、交通建設等議題,加上房價基期低,成為房仲業擴張主力區域。
徐佳馨補充,高雄近年有台積電設廠、亞灣區開發等利多,帶動蛋白區買氣;台中則憑藉中科擴廠、捷運路網成形,吸引建商與房仲搶進。此外,中南部幅員廣闊,除都會核心區外,外圍衛星城鎮仍具開發潛力,促使業者持續拓點。
科技工具+品牌戰 房仲業加速洗牌
面對市場競爭加劇,業者生態也出現明顯轉變。徐佳馨指出,當前買方以自住剛需為主,消費模式更注重線上服務與數位體驗,具規模的連鎖品牌因能整合總部資源、導入AI看房或大數據分析,較易站穩腳步;反之,獨立小店若缺乏科技工具或特色服務,生存空間恐遭壓縮。
賴志昶也提醒,今年房仲業除須應對交易量萎縮,還得適應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法後禁止預售屋轉售等新規,經營門檻將進一步提高。他預期,未來市場將走向「強者恆強」,加速行業整併潮。
房仲業「家數與人力雙創新高」的榮景,背後暗藏轉型壓力。在政策緊縮與市場冷卻的雙重夾擊下,業者能否以創新服務突圍,將是2024年最大考驗。
(資料來源:內政部、住商機構、《聯合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