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財政部於昨日(20日)公布新青安貸款最新辦理統計數據,今年1月受理戶數為3,393戶,金額達266.47億元,不僅創下政策施行以來單月最低紀錄,更是首次跌破300億元大關。相關官員指出,除了春節假期導致工作日減少影響受理情況外,央行推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也顯現成效,整體房市買氣轉趨觀望,購屋者的態度明顯比以往更為謹慎。
政策發酵、春節假期 年減幅近腰斬
據《工商時報》報導,財政部統計顯示,自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上路至2025年1月,以個別公股銀行數據來看,台銀1月僅受理792戶,18個月來首次低於千戶;華銀受理件數更僅88戶,從三位數驟降至兩位數。八大行庫中,僅土地銀行受理件數仍維持在千戶以上。
相關人士分析,新青安先前被外界批評為炒房助力,但隨著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措施逐步發酵,市場氛圍轉為觀望,加上銀行房貸資金緊縮影響撥款速度,新青安熱潮明顯降溫。去年第四季受理情況已相對低迷,原以為已觸底,沒想到今年1月數據更如極地寒流來襲,受理戶數、撥貸件數與金額較去年12月下滑25%。若與去年1月相比,因春節假期落點不同,年減幅甚至接近50%,幾近腰斬。
表1:新青安貸款關鍵數據概覽
項目 |
2025年1月數據 |
與去年12月比較 |
與去年1月比較 |
---|---|---|---|
受理戶數 |
3,393戶 |
-25% |
-50% |
受理金額 |
266.47億元 |
-25% |
-50% |
台銀受理戶數 |
792戶 |
– |
– |
華銀受理戶數 |
88戶 |
– |
– |
土銀受理戶數 |
>1,000戶 |
– |
– |
明年利率還原 新青安仍具低起息優勢
財政部官員表示,春節假期是影響1月數據的關鍵因素。去年春節落在2月,當月受理件數與金額同樣低於其他月份,主要因銀行需在工作日才能處理貸款申請。今年1月因春節影響,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了5天,受理情況自然受到衝擊。官員進一步補充,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確實發揮作用,使整體房市不再出現一窩蜂的熱潮,但自住剛性需求依然存在,只是購屋者多轉為謹慎評估。
財政部強調,新青安政策旨在協助無自有住宅者購屋,而非追求獲利或業績目標,是居住正義政策的重要一環。因此,申請件數多寡並非重點,重點在於滿足真正有需求的民眾。財政部也持續要求行庫優先承作新青安貸款。市場人士則指出,新青安的最大優勢在於補貼後利率低至1.775%,為市場最低。即使明年7月底補貼結束,還原後的利率2.185%仍低於多數行庫一般首購貸款的起息水準,預計新青安仍將是首購族首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