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政部近日公布了一項新的豪宅稅政策,針對2015年底前購入的舊房產,計畫透過三大調整,讓房屋交易所得的計算更貼近實際市場價格。這項政策不僅影響豪宅,也波及一般住宅,特別是小坪數但高單價的房產,可能成為新目標。以下是政策的核心變化:

三大調整,豪宅稅計算更嚴格

  1. 所得計算標準調高
    根據各地房市熱度,房屋獲利計算標準將提高1%至5%,熱門區域影響尤為顯著。
  2. 豪宅獲利率上調,新增「小豪宅」標準
    豪宅的獲利率從原本的17%調高至20%,同時新增「小坪數高價宅」類別,讓更多房產納入豪宅稅範圍。
  3. 每坪單價納入評估
    除了總價,高單價房產也被列入高價
    住宅標準,即使總價未達豪宅門檻,仍可能適用更重的稅負。

豪宅新定義:小坪數高單價也算數

過去,豪宅的認定主要依據總價,例如:

  • 台北市:總價6,000萬元以上
  • 新北市:總價4,000萬元以上
  • 台中、台南、高雄、新竹:總價3,000萬元以上
  • 其他縣市:總價2,000萬元以上

如今,財政部將其他縣市的豪宅門檻微調至2,200萬元,避免誤將大坪數但非豪宅的透天厝納入。更重要的是,新政策加入「每坪單價」門檻,標準如下:

  • 台北市:每坪120萬元以上
  • 新北市:每坪75萬元以上
  • 台中、台南、高雄、新竹:每坪50萬元以上
  • 其他縣市:每坪35萬元以上

這意味著,即使房子總價未達豪宅標準,但若屬於小坪數且單價昂貴,例如台北市一間20坪、每坪130萬元的房產(總價2,600萬元),也可能被歸類為高價住宅,適用20%的獲利率計算,稅負隨之增加。

一般住宅難倖免:200個行政區標準調整

非豪宅房產也無法完全置身事外。財政部針對全台200個行政區,根據房價與交易熱度,調高獲利計算標準1%至5%。其中15個區域調整幅度最大,高達5%,包括:

  • 新北市:五股區、三峽區
  • 桃園市:桃園區、中壢區、龜山區、蘆竹區、八德區
  • 台南市:安定區、新營區
  • 高雄市:橋頭區、梓官區
  • 新竹市:東區、北區、香山區
  • 新竹縣:竹北市

台北市部分區域也有調整,例如:

  • 調高3%:中山區、松山區、中正區、大安區、信義區
  • 調高1%:士林區、內湖區、大同區、南港區
  • 未調整:北投區、萬華區、文山區

若您的房產位於這些區域,未來賣房時,政府認定的交易獲利將提高,可能需要繳納更多稅金。

政策總結:賣房稅負恐加重

這次打房政策的三大重點如下:

  1. 豪宅獲利率從17%升至20%,並新增「小豪宅」類別。
  2. 導入每坪單價標準,小坪數高單價房產也可能被視為豪宅。
  3. 一般住宅的獲利計算標準上調,全台200個行政區受影響。

財政部表示,此舉旨在讓房屋交易所得更符合市場現況,但對賣房者來說,稅負增加幾乎是必然的結果。如果您持有老房子,或正計畫出售房產,建議及早評估這些新規定對您的影響,調整房產規劃以因應變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