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昨日(9日)舉辦的「淨零高峰論壇」中,高雄市長陳其邁宣布了一項重要的進展:高雄市已於2023年通過「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」,這是台灣對抗氣候變遷、推動綠色轉型的一大步。

這項自治條例的核心目標是實現2030年減碳30%,以及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。為了達成這些目標,高雄市將採取一系列的策略,包括強化政府治理、輔導產業調適、鼓勵市民生活參與,以及落實公正轉型。

高雄市曾以重工業為經濟支柱的城市,目前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。過去,鋼鐵和石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經濟的繁榮,但同時也伴隨著高碳排放的問題。2022年,高雄市的碳排放量高達5,235萬噸,是台北市的五倍,位居台灣六大都市之首。隨著全球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日增,碳價機制和碳關稅的實施在即,高雄市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。

自治條例要求各局處提出減碳白皮書,並制定碳權計畫,這些措施將有助於高雄市建立碳盤查系統,評估和管理碳排放。此外,淨零學院的設立將培育出能夠支持這一轉型的專業人才。這些努力表明高雄市不僅關注短期的經濟利益,更致力於長遠的環境可持續性和社會福祉。

政府也透過建立產業減碳服務平台,強化產業碳管理能力,並推動多元化的「以大帶小」作法,帶動台灣製造業的低碳轉型。這些努力顯示出,當政府、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攜手合作時,減碳轉型不僅可行,也能帶來經濟和環境的雙重利益。

33860530 3e7d 11ef A5ff C0c6f7699abf
高雄市長陳其邁與台積電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、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共同參與「淨零高峰論壇:聚焦綠色供應鏈,實踐永續人才」,圖片高雄市政府提供

綠色轉型的成功案例提供了一個模範,證明了減碳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。透過共享資源、技術和經驗,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