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去年9月央行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,房市買氣明顯萎縮,尤其是預售市場交易量幾乎腰斬,甚至跌至每月6,000件以下。根據實價登錄統計,過去屢創新高的預售屋價格在10月與11月顯著回落,雖12月略有回升,但整體市場信心已不再樂觀,預售屋價格漲勢趨緩,後續新案若想再挑戰高價,難度明顯提升。

回顧過去幾年,預售屋價格一路飆漲。2022年1月,全台預售屋總價中位數突破1,200萬元,2024年1月進一步升至1,400萬元,同年4月超越1,500萬元,並在2024年9月達到1,681萬元的歷史新高。以單價中位數來看,2021年4月首度站上每坪30萬元,2024年1月突破40萬元大關,至2024年9月更攀升至46.4萬元的峰值,無論總價或單價,去年9月可說是漲勢的高點。

然而,央行信用管制實施後,市場風向急轉直下。中古屋買氣重挫、交易量腰斬,而更能反映市場信心的預售市場同樣受到衝擊,交易量跌至僅5、6月高峰期的不到四成,價格走勢也隨之疲軟。過去新建案一推出便熱銷的盛況不再,如今只有賣相佳、有特色,或在單價、總價與付款條件上具優勢的個案,才能維持穩定的銷售表現。10月與11月,全台預售屋總價中位數一度跌破1,500萬元,單價也回落至每坪40萬元出頭。

進一步比較七大都會區在信用管制前後四個月的價格走勢,桃園與台南的單價分別回跌6%與3%,而新北與台中的單價則持續上揚。在總價方面,桃園從1,423萬元降至1,263萬元,跌幅最為明顯,其餘六都的總價則變動不大。業者觀察,在市場景氣急降的背景下,剛性需求成為支撐主力,小坪數、低總價且付款條件優越的個案,仍是目前市場的主流選擇。
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50224700128-4306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