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第四季央行理監事會議並未推出新一波房市管制措施,引發外界關注。根據1月24日公布的會議記錄顯示,央行理事們認為,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已初步見效,因此暫時不推出新措施,但仍需密切觀察市場動態。不過,部分理事也示警,資金可能透過融資租賃公司及農會信用部流入房市,成為打炒房政策的破口,建議加強對這兩類金融機構的檢查與管理。

第七波管制初見成效 央行暫緩新措施

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被外界稱為「史上最嚴打炒房」。根據最新公布的理監事會議記錄,多位理事指出,從預售屋交易量、房價及房貸利率等指標來看,管制措施已初步發揮效果,因此建議暫緩推出新措施,先觀察市場後續發展再作調整。

有理事強調,央行未來將著重兩大工作重點:一是透過道德勸說,持續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的執行情形,並督促其積極改善;二是加強對金融機構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的專案檢查,要求銀行落實規定並改善缺失。

資金轉向融資租賃公司與農會信用部 成打炒房破口

然而,部分理事也指出,由於部分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已接近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的規範上限,導致資金轉向融資租賃公司及農會信用部流入房市,成為打炒房政策的漏洞。為此,金管會已要求銀行對融資租賃公司授信設下四道防線,避免資金最終流向不動產市場,特別是土建融資。此外,部分土建融及房貸資金來自農會信用部,央行也將視情況加強檢查與管理,避免農會信用部成為另一個資金漏洞。

房市降溫跡象顯現 央行持續監控風險

有理事指出,當前房地產市場已出現降溫跡象,但對於是否進一步緊縮政策,市場意見分歧。部分人士認為應加大打炒房力度,但也有擔憂過度緊縮可能引發金融風暴。因此,央行將持續密切監控房市發展,確保市場穩定。

另一位理事則強調,儘管房市有降溫趨勢,但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居高不下,需持續關注房價走勢,以評估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的效果。同時,他贊成由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設定不動產貸款控管目標,並由央行進行專案檢查,以確保政策執行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