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?」近期此疑問盤旋在許多民眾心中,引發各界熱議。根據最新公布的2025年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(CCI),房地產購屋時機分項指數來到99.56分,較前月下滑0.72分,正式跌破象徵市場悲觀的100分臨界點,創下近55個月來新低紀錄。

央行再度出手 強化抑制投機措施 此次購屋信心降低的主因之一,可回溯至2024年9月央行啟動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。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,嚴格控管投資炒作資金,透過降低貸款成數、緊盯資金流向等措施,有效抑制房市投機。

影響購屋信心的三大關鍵因素包括:

  1. 台積電赴美投資加碼,加深科技業「去台化」憂慮。
  2. 銀行貸款審核標準更加嚴格,造成首購與換屋族資金負擔加重。
  3. 央行持續強化金檢與去槓桿措施,壓縮市場投機空間。

購屋族面臨「買不起、不敢買」雙重壓力 現實問題同樣嚴峻,房貸利率已攀升至平均2.5%以上,每月還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5%,而銀行貸款成數則普遍下降至7成以下,購買千萬元房產須準備至少300萬元自備款。市場數據顯示,雙北與台中等主要地區的新推案來客量,3月較年初減少近三成,顯見多數民眾持續觀望。

未來房市三大關鍵趨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,2025年房市將呈現以下結構性轉變:

  • 「單一自住」成主流:政府推出的新青安貸款優惠針對單一住宅持有人,最高貸款9成且利率低至1.775%,對首購族具高度吸引力。
  • 大型建商壟斷市場:銀行緊縮土建融資,造成中小型建商面臨資金壓力,未來市場將逐步由財務穩健的大型建商主導。
  • 非住宅市場成資金避風港:政策持續打擊住宅市場後,資金轉向工業地產與商用不動產,例如桃園、新竹廠房成交量年增超過兩成。

【CCI數據表:】

時間 消費者信心指數(CCI)-購屋時機指標
2024年11月 101.22
2024年12月 101.05
2025年1月 100.88
2025年2月 100.28
2025年3月 99.56

結語:回歸需求,冷靜看待房市 張旭嵐建議,無論自住或投資,應回歸自身財務與實際需求理性評估。短期內房市雖處低迷,但長線仍具穩定支撐條件,購屋決策宜謹慎觀望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