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灣房市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「預售屋交屋潮」!根據統計,2022至2024年全台預售屋總銷售金額高達5.4兆元,其中2024年單年更突破2.37兆元,創下歷史新高紀錄。然而,隨著大量建案陸續進入交屋階段,銀行房貸資金需求暴增,專家示警:「資金缺口恐成房市最大壓力測試!」
交屋潮來襲,銀行資金緊縮成常態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雖然央行未進一步祭出第八波信用管制,而是透過「金檢勸說」引導銀行自主控管房貸,但市場資金仍持續緊縮。多數銀行對貸款成數態度轉趨保守,特別是針對名下已有房貸的購屋者,第二戶貸款成數經常被壓至6至7成,甚至面臨「貸不到」的困境。
為填補資金缺口,建商紛紛推出「聯貸方案」,聯合4至5家銀行或農會分擔貸款額度,以避免買方因核貸不足而產生違約風險。曾敬德分析,目前銀行資金優先投入首購族、都更案與企業發展,對投資型買盤設下較高門檻。儘管房貸利率尚未明顯上揚,放款審核時間已大幅拉長,條件也日益嚴格。
熱區壓力倍增:台中、新北市合計銷售近兆元
從區域分布來看,近三年預售屋銷售熱區主要集中於台中市與新北市。2024年,台中市預售成交金額達5,249億元,新北市則為4,204億元,兩市合計逼近1兆元,占全台總額將近四成。雖然熱銷顯示市場需求旺盛,卻也意味著當地銀行與購屋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調度壓力。
資金吃緊主因:銀行加速回收本金、限縮寬限期
專家指出,此波「錢荒」與銀行內部資金調度策略密切相關。為控制放款風險,不僅縮短寬限期,更傾向在寬限期屆滿後立即要求開始償還本金,使得名下已有房貸者在交屋時面臨雙重還款壓力。
同時,央行統計資料顯示,2024年全體房貸餘額年增1.05兆元,增幅過快也使銀行有必要收緊房貸政策,避免房市成為潛在的「失速列車」。
首購族攻略:提前布局、多元備案
在交屋潮與資金緊縮的雙重夾擊下,專家建議購屋者應掌握以下三大策略:
-
預先審貸,分散風險
在交屋前2至3個月,應主動向多家銀行試算貸款條件,並預留總價2至3成的備用金,以應對核貸不足的情況。 -
善用聯貸與農會方案
信用條件不足者,可考慮民營銀行、農會或信用合作社的聯貸方式,透過多家機構分擔貸款額度,提高過件機率。 -
首購族優先,避開多戶貸款
銀行對首購族放款意願相對高,名下無房者可作為主貸人申請貸款;反之,持有第二戶以上的投資人則需更謹慎規劃財務與還款能力。
結語:資金調度能力成購屋關鍵
房市分析師陳傑鳴提醒,當前房市不僅考驗購屋者的價格承受力,更是對資金流動性的全面考驗。隨著2025至2026年交屋高峰期即將到來,購屋族務必提早規劃還款策略,並持續關注央行升息動向,避免因利率波動衝擊整體財務穩定。
(本文綜合市場數據與專家觀點,提醒讀者理性評估房市風險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