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內政部昨(15)日於立法院舉辦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修法公聽會,宣布針對老舊社區治理、電動車充電樁設置、寵物飼養爭議等三大方向啟動修法研議,預計明年提出草案。此條例自1995年實施至今將屆滿30年,被視為台灣社區管理制度30年來最大幅度調整。
修法背景:高齡化、電動車普及催生制度改革
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指出,全台逾5萬棟公寓大廈中,屋齡30年以上佔比達47%,面臨「管理人力老化」「公設維修經費不足」「新型態住戶衝突」三大挑戰。尤其近年社區寵物糾紛年增12%、電動車充電需求暴增3倍,現行法規已難因應。
三大改革方向與配套措施(表格整理)
改革方向 | 現行規定 | 未來修法方向 | 配套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
寵物飼養管理 |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可多數決禁止飼養 | 研擬分級管理制度(依寵物種類/數量規範) | 訂定「社區寵物公約示範條款」 |
電動車充電樁設置 | 舊大樓需經管委會2/3同意 | 檢討設置門檻、統一消防安檢標準 | 提供社區電力承載評估補助 |
維修儲備基金 | 無強制儲備規定 | 按月提撥管理費3%-5%作為儲備金 | 政府提供1:1相對補助(上限50萬元) |
老宅延壽計畫 | 無系統性輔導機制 | 結合危老重建與輕度修繕補助 | 銀行推「老宅整修低利貸款」專案 |
爭議條款聚焦:寵物權VS.居住安寧
現行法規允許社區以多數決禁止飼養寵物,2023年全台已發生214起相關訴訟。動保團體主張「飼主權應受憲法保障」,但社區代表反駁:「深夜犬吠、公共區域排泄等問題,已影響8成住戶權益。」內政部回應,將參考日本「寵物分區管理」制度,例如劃定特定樓層或時段規範。
電動車趨勢下的社區難題
根據經濟部統計,2023年社區充電樁申請案中,有31%因「管線老舊」「鄰居反對」等因素遭駁回。本次修法重點包括:
- 新建案:強制預留20%車位充電管線
- 舊社區:放寬共用電表設置限制
- 安全規範:明定充電樁距逃生通道至少1.5公尺
代書觀點:修法需強化執行面
鉅軒代書提醒,現行條例最大問題在於「管委會成立率僅58%」,許多社區仍處於無管理組織狀態。
建議政府應:
- 提高未成立管委會社區的公共基金提撥率
- 建立爭議調解快速通道
- 將管理規約納入不動產說明書強制揭露事項
內政部將於10月起舉辦北中南3場社區座談會,新法預計2024年6月送行政院審查,力拚2025年元旦上路。